常州市焦溪古桥精细测绘
0 引言
焦溪古村现隶属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地处常州、江阴交界处,西距常州市中心20 km,东北离江阴市区15 km。2014年3月,焦溪村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焦溪古村(镇)从唐代起就已形成集镇,依山傍水,曾经有舜河、龙溪河、西街街河、南溪小河等多条河流穿村而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格局,素有“四河、六街、十八弄、九桥”之称。随着历史的变迁,古村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多数河道被填毁,现焦溪古村范围内仅存一条龙溪河。河道的消失导致跨河的“九桥”现仅余青龙、咸安、中市、三元四座(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四座古桥就是本文测绘、研究的对象(表1)。
表1 焦溪古桥概况名称始建年代位置形式材质青龙桥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东街龙溪河东端单孔拱桥花岗岩咸安桥清咸丰六年(1856年)中街大桥弄口单孔板桥花岗岩中市桥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南街红星桥南单孔拱桥花岗岩和石灰岩三元桥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南街耶稣堂南单孔拱桥花岗岩和石灰岩
1 焦溪古桥传统方法测绘
1.1 传统方法测绘简介
古建筑测绘是对古建筑的相关几何、物理和人文信息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适时进行采集、测量、处理等的技术活动,是建立建筑遗产记录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焦溪古桥测绘也属于古建筑测绘范畴。传统的古建筑测绘方法,通常分为草图、测量、测稿、正草图、补测、正图等步骤,运用铅锤、水平仪、卡尺、皮尺、钢卷尺、激光测距仪等工具,最终绘制出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大样图等一系列平面图纸。
1.2 传统方法测绘实例
以青龙桥测绘为例,在测绘前,首先要进行文献查阅和现场踏勘,以了解古桥的历史背景和整体环境。在踏勘过程中,主要通过拍照和速写等方式对古桥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记录,如图1、2所示。这些图像信息会成为绘制测绘正图时的重要参考。
图1 青龙桥照片
图2 青龙桥速写
在对青龙桥有了初步了解后,就要进入测绘环节:①手绘测绘草图,主要有古桥的平页、立面、剖面和大样图;②用测绘工具测量数据,并记录在测绘草图上,图3即为青龙桥测绘草图及数据;③用计算机辅助制图绘制正草图;④在绘制正草图的过程中如发现有漏测数据,则需要再次到现场补测;⑤绘制成套的正图(图4)。
图3 青龙桥测绘草图及数据(单位:mm)
图4 青龙桥传统方法测绘正图(单位:mm)
1.3 传统测绘方法分析
传统方法测绘古桥这种类型的建筑,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由于组成古桥的石材每一块都由手工加工而成,表面不平整,石块也并不是标准的立方体,手工绘图和测量很难完整地记录这些信息。桥体不在一个平面,无法直接测量总长、总宽、总高等数据,局部数据相加得出的总尺寸必然存在较大的误差。古桥横跨水面,立面数据,特别是关键的桥洞数据难以手工测量。百年的古桥都有一定程度的沉降变形,石块间并非刚性连接,现状石块的歪闪也难以手工测量,特别是梁板式的咸安桥。最终三维物体转化成二维的平面、立面、剖面,只是理想化的图像和数据,很多信息在最终测绘成果中无法体现,古桥百年的沧桑历史难以在线图中展现。
2 精细测绘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运用新的建筑测绘方法,测绘精度能得到较大提高,常见的精细测绘方法有三维激光扫描测绘和近景摄影测绘等。三维激光扫描测绘通过激光扫描仪扫描物体,获得带有三维坐标的“点云”,同时相机采集物体的表面纹理,最终形成精确的三维模型。近景摄影测绘运用计算机软件分析处理数字影像,把平面影像转化成三维模型。近年来,近景摄影测绘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大体量、大规模建筑遗产的测绘,并形成一系列学术论文[2—5]。
本次古桥精细测绘采用的拍照设备为尼康D7200(AF-S DX 18—200 mm f/3.5—5.6 G)。焦溪古村内部建筑普遍只有1~2层,由于高度限制,人工拍摄无法俯看古桥顶面,而且古桥桥拱内部的情况也难以从地面上拍摄,因此古桥摄影结合运用大疆精灵3标准版(PHANTOM 3 Standard)无人机(云台俯仰角度范围为-90°~-30°,相机等效焦距35 mm,光圈2.8,有效像素2 800万像素)。
本次测绘所用软件为俄罗斯Agisoft公司研发的PhotoScan软件,这是一款用照片自动生成三维模型的软件,它根据多视图三维重建技术,不需设置初始值和进行相机校验,不需控制点,可对任何照片进行处理。照片组可以由数码相机和无人机等设备拍摄,拍摄位置和角度也无限制,只需要拍摄的相邻照片有重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