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各地开始兴办电视台。小城虽不大,但也是地市级别的,故也开始了“土法上马”。基本上是从市广播电台,抽调出一些业务骨干,采访的记者、改稿的编辑、懂无线电的工程师,还在全市搞宣传报道的那群人里,选拔了几个擅长摄影的摄影师。这些人就构成了电视台最初的记者、编导、剪辑和摄影了。
当然,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在荧屏上亮相的主持人。他们注定是这个城市第一代电视节目主持人,具有“市脸”的意义,于是兴师动众起来。先是从电台播音员那里,挑选了几个长相端庄的青年男女,还有话剧团的几个青年演员,艺校推荐的几个表现突出的学生,再加上一些准备报考文艺团体的应届中学生。这些人经过层层选拔,又由分管宣传的市领导最后拍板,最终确定了市电视台的第一批主持人:两女一男。
其中一个,是刚刚高中毕业的女生,个头不高,小脸,五官轮廓分明、俊秀端庄,因皮肤微黑,平常倒显不出什么,不过一化妆,一上镜,却十分了得,外形惊艳,加上声音甜美、口齿伶俐,深得上下一致称赞,都说她“比中央台、省台的主持人还漂亮,给全市人民争了光”。于是,她便成了市电视台的头牌主持,除了和其他主持人轮流主持本市的新闻节目外,每天的节目预告、重大活动的采访、领导专访、新年贺词等等节目,都由她领衔出镜。短短时间,她由一个略带腼腆的平常女孩,一跃成为小城家喻户晓的大明星,走到哪里,都有人围观、指点。
而电视台里的行政人员,基本上都是在广电系统里内部流动的,大多属老同事的关系。所有这些人,就这样渐渐地聚到一处有些陈旧的院子里,摸索加上自学加上蛮干,白手起家,把一个地市级别的电视台,给捣鼓了出来。
那时,电视台的设备还很落后。只有三台带着沉重背包的专业摄像机,被他们戏称为“三条老枪闹革命”。还有一套和演播室连接着的后期编辑设备,所有的剪辑,都是在这台编辑机上完成的。记者只拍不剪,将拍下的素材带,交给串片的编辑,编辑挑选镜头,指导在编辑机上操作的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一档新闻或专题节目的后期制作。这里处处透出那么一股草台班子的味道,粗糙、简陋、应急,但也带着一种活泼泼的野蛮生长的劲头。
好在,那时市级电视台,主要以转播中央台和省台的节目为主。自办的节目,只有每周两期的本市新闻和专题报道,每期只有十五分钟。又好在,人们那时看本市电视台的节目,是冲着找熟悉的人脸去看的,今天谁谁上了电视了,在哪里举行了什么活动了,大家都是抱着新鲜、好玩的心态,没有谁较真它的节目质量。
王涛和郑钢都算是第一批进台的元老级职工了,他俩都在技术部门工作,但两人进台的情况大为不同。
王涛读的大专,学无线电专业,毕业后分到广播电台做技术员。他聪明能干,特别能琢磨问题,胆子大,敢动手,心却极细,做事稳妥,解决实际问题时,比那些大学毕业的专家、高工都要厉害,被人称作“王队长”,说他是“救火队长”,什么救急的场面,都能应付过来,所以电视台在成立时,他被顺理成章地抽调了过来。
而郑钢呢,则是当年的退伍军人。他父亲在市广播局,当了个部门小头目,遂托了一些关系,费了不少力气,算是照顾本系统职工,好不容易才把他弄进电视台来的。
郑钢个子中等,长相中等,是个丢在人堆里很容易就淹没的平常小伙子。因是行伍出身,刚从部队分到地方上来,对于地方上的一切,他还有点不习惯,也有些胆怯,生怕言行不入流,被人瞧不起。又加上自己的父亲,也在同一个系统工作,很多同事都是他父亲的老熟人,似乎在辈分上就比他高出一截,他的心态自然就更谦卑起来。当然,最根本的,还是他父亲头上的官帽并不大,不足以罩着他,让他在新单位里呼风唤雨的。
父亲早在他去单位报到前,就叮嘱过他了,让他在单位里处处小心,要夹着尾巴做人。他说,你别看电视台这么个小庙,里面藏着不少大神呢。某某某,你们电视台的副台长,他姐夫就是咱们市的丘市长。某某,那么年轻就当上了办公室主任,为什么?他爸爸就是市委宣传部的杨部长啊。谁不知道,电视台是好单位呢,别看它现在刚起步,将来一定比报社、比电台发展都要好的。我的本事也只能是把你弄进去,将来混好混坏,你都得指望自己了。
听父亲这样说,郑钢越发自卑了。他一没文凭,二不懂业务,三是靠父亲的关系照顾进来的,怎么说都有点勉强、侥幸之意,就像一只公鸡被插上了几只彩翎,好不容易混进了孔雀园里,他能找到昂首挺胸、一展宏图的感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