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摄影
    主页 > 期刊导读 >

旅游类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究

古语有云:“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礼”向来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明礼仪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要求更高更好的服务水平。旅游类高校作为我国旅游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更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其中,最能直观地展现学生人文素养,也最应该紧抓的就是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一、旅游类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职业礼仪素养的要求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行业对旅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给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意味着行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要求大学生拥有优秀的职业礼仪素养。

虽然各旅游类高校已经开始重视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礼仪素养教育,但是总体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多地“注重个人知识技能的提高,往往忽视礼仪素养的基本要求”[1];教材老套、教学内容缺乏新意;教学手段单一等。

因此,紧跟社会和行业步伐,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如何有效提升旅游类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礼仪素养,既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促进学生就业。

(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更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作为旅游行业的预备从业人员,旅游类高校大学生要具备相当程度的思想道德水准,才能提供更好、更高质量的服务。近几年网上爆出了不少旅游产业的相关问题,这些乱象只是诸多问题的表征,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修养不足,存在功利主义。因此,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修养,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还有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

(三)增强学生社会人文素质的要求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还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素养、国家的脸面。我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更应该用文明的行为举止、合理的礼仪待人接客。这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加强大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提高旅游类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人文素质,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生活中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较高的社会认可度等。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构建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还可能推动个人职业生涯的突破和发展。

二、旅游类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文明礼仪现状

职业文明礼仪方面,制服、校服穿戴不整齐、不规范;对礼仪知识学习不够认真,缺少操作等。学习文明礼仪方面,教师上课前无人主动擦黑板,课堂纪律不佳,上课聊天、玩手机、睡觉;迟到、早退、旷课;穿拖鞋、衣衫不整地进教室、办公室和图书馆等。生活文明礼仪方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酗酒;教师看望同学寝室,部分学生仍自行其是,无视、不搭理等。

除了以上问题之外,研究发现,学生文明礼仪现状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知与行的分离,即学生知道应该讲文明、有礼仪,但是不愿去做。二是部分学生文明礼仪具有“两面性”。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需要时一套,不需要时另一套。

(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

中国教育自古以来就重视文明礼仪教育,旅游类高校对此更是不遗余力,为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存在局限性,专业课程中关于文明礼仪的内容老套、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无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够系统,流于表面。二是“专业的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和加强”[2]。三是文明礼仪教育没能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四是对学生涉及文明礼仪的行为缺乏实质的奖惩。